盈江县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,根据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实际,着力于利用阳光司法庭审活动,深入广泛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,全力维护盈江社会和谐稳定,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。
5月24日上午,盈江法院将阳光司法庭审活动带到扶贫挂钩点盏西镇普关村委会,对一起非法持有枪支案件进行公开审理、当庭宣判。把审判过程的庭审环节作为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生动课堂,邀请了盏西镇辖区县、乡两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当地村、社干部百余名群众参与案件旁听,旨在让挂钩点群众不仅在生产、生活上脱贫,在思想和法律意识上也逐渐脱贫。
近年来通过相关部门多渠道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,涉枪涉爆案件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,但在农村特别是边境沿线,群众私自持有自制枪支仍有屡禁不绝的现象,给社会秩序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。庭审后,办案法官就盈江县涉枪案件频发情况与旁听群众进行交流互动,指出涉枪犯罪案件多数发生在农村,究其原因主要源于群众安全意识淡薄,对涉枪犯罪的社会危害性、治安隐患性认识不足。很多群众对我国涉枪方面的法律规定了解较少,认为那些能制造枪支、爆炸物的人都是能人,买卖枪支、爆炸物是做生意的一种方式,不认为是犯罪,在利欲的驱使下走上犯罪道路。
要根除犯罪对社会的危害,加大打击力度是当务之急,但加大法律宣传力度、让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才是治本之源。盈江法院通过阳光司法庭活动,深入村寨提供司法帮助,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,通过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庭审,明白什么是犯罪,触犯国家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,无知并不能成为避免法律制裁的借口,唯有学法,才能懂法,唯有懂法,才能不去触碰国家法律的底线,达到庭审与普法并行的良好效果,最终构建一个井然有序的法律社会。